真正的实干――— 婺城法院执行法官朱志福工作侧记 | |
|
|
执行局的新人小朱称朱志福法官是“真正的实干”。无论是审判工作还是执行工作,他都全身心投入,踏踏实实、勤勤垦垦。
我称他朱老师,采访中的两天,我们一起度过。他坐在办公桌前,我坐在旁边,他一直在忙,电话一个接一个,多是当事人打来的,有时,这边电话还没讲完,那边手机又响起来了。看着他桌上一垒一垒的案卷,他说,执行局里的事是永远做不完的。 朱老师是从今年七月份调到执行局的。从审判到执行的最初日子里,他也有彷徨不知所措、也有太多疑问无从下手的时候,可是到如今才短短的四个多月时间,他也然已是一位经验老道、对执行工作侃侃而谈的资深法官了。 跟朱老师谈的最多的是如何执行案件,对他来说,能够成功地执行一个案件比什么都要好、都要高兴。 一个06年的执行案件由于各种原因而终结,如今又恢复执行。这是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,当时,法院判决被告偿还原告借款本息共12万元。被告夫妻两人为了偿还借款已把房子卖掉,去了外地打工。朱老师接手该案后,通过各种渠道终于找到了这对夫妻,可是,夫妻俩表示两个人打工一个月才2000元,还有一个女儿在读大学,没钱还的。对此,朱老师又将申请执行人(即原告)叫到法院,让双方当事人坐在一起协商,对原告解释了被告的实际情况,讲明了被告夫妻的困难,又对被告阐明他的法律义务,晓之以理动之以情,希望双方互相体谅,各让一步,后原告同意将欠款降到10万元,可是被告却还不同意。朱老师只好又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,单独和被告进行谈话,又是给他讲解法律义务和后果,又是给他算帐目,见被告人顽固不化,最后无计可施索性让被告自己呆在办公室里好好地反醒思过。最终,双方将欠款谈到9万元,由被告的妹妹送来9万元,当场履付完毕;同时考虑到被告人的经济困难,给他们减免了执行费。该案到此总算得到圆满的解决。 朱老师在执行中从“新手”到“熟手”源于他的善于总结经验。 他给我看了一本案件登记本,所有的执行案件包括恢复执行的案件都在里面,同时他又把一个案件分一个档案袋装好,在档案袋的封面注明案号、案由、标的、当事人、联系方式及案件的执行情况,加上案件登记本,两相一查找,不用翻案卷,就对案情了如指掌了。在出去办事的时候,他会把顺道的案件一起带去。在银行办事的等待时间里,如果刚好某一当事人住在附近,就利用等待的时间,亲自上门去找当事人谈谈、做做思想工作。 在采访中,我也看到,执行的工作大多都是很繁琐的,一天也干不了什么事情。朱老师说,腾房问题是执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困难,而一个案件又会碰到特殊的困难。比如,有一个民间借贷案件,被执行人是一名军人中校,该案涉及到冻结被执人工资问题,朱老师就专门找到其工作单位的领导商谈该事,希望得到单位的协助。事后朱老师说,遇到这种问题一定要妥善解决,否则影响到军民和谐,那就严重了。 书记员小季说,朱老师做事很认真,对人也很好。每天上班他是来得最早的一个,有时你提前一个小时到,他也已经在了。出去办案的时间,他都算得很准,多少事需要多少时间,不会有空余的时间多出来,每一份每一秒都利用起来。 我问,当审判员和执行员有什么区别?朱老师说,审判工作,一件案子审结了,也就完了;执行工作,一件案子没执行完之前,都是没完没了的。虽然是语气有些小埋怨的,可是我看到的朱老师却是甘之如饴、干得热火朝天,也许连他自己也没有发现吧。 我想,无论是什么工作,于他,都是一样的,不同的大概只是工作方法了。就像他说的“一个人做什么事不要紧,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。” 供稿人:李良军 |
|
【返回页顶】【关闭】 |